听新闻
放大镜
麻醉科辅助医师的“生意经”
2023-03-09 14:40:00  来源:检察日报

  “我们坚持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根据检察建议,开展了寄递渠道涉毒违法犯罪集中清理整顿,并要求一线作业人员签订禁毒责任书,取得了明显成效。”2月8日,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对检察建议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某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

  针对寄递安全问题,2022年12月8日,山城区检察院结合办理的张某涉毒案及相关系列案件,向涉案地寄递物流行业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寄递企业加大物品验视和安检投入,配备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携带的安全检查设备,并在营业场所公示禁止寄递物品指导目录,张贴、播放禁毒宣传资料,提高收寄人员的毒品辨别能力及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监守自盗多年未被发现

  在办理吴某走私、贩卖毒品案时,山城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通过查阅吴某的手机电子数据、支付宝交易记录,发现一个微信昵称为“梵先生”的人是吴某的上线,遂向公安机关送达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公安机关经研判,确定“梵先生”是远在山西某医院工作的张某。

  2015年大学毕业后,张某入职这家医院,负责协助麻醉师从事手术麻醉工作。

  但这份安稳的工作并没有让张某感到满足。每月5000元的房贷、幼子需要抚养以及家庭的日常开销,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他决定利用医院对七氟烷(吸入式麻醉剂)的管理漏洞挣点“外快”。

  按规定,只有麻醉师才可以开具七氟烷。由于医院麻醉师数量不够,没有麻醉师资格证的张某就充当了麻醉师的角色。对七氟烷的领用程序,张某了如指掌。

  七氟烷一般是整瓶添加在挥发罐里,医生给病人开具的药量都是估算量,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有多余的整瓶七氟烷剩下来,用不完的七氟烷会被定期清理。于是,张某便通过虚增手术麻醉药品用量,并趁同事不注意,将这些患者付款后未使用完的整瓶七氟烷私自带出手术室。2018年7月至2021年9月,张某共带出七氟烷229瓶;除了七氟烷,他还采用同样的方式将249支咪达唑仑注射液偷偷带出手术室,并夹带回家。

  直到2021年9月24日,公安机关到张某单位抓其归案时,那些曾经被“清理”的药品在他的更衣柜里“重现”,而这些被查获的药品是他没来得及卖出去的。

  网上贩卖获取高额利润

  拿到了药品,张某开始找销路。他在网上搜索有关七氟烷的贴吧,从中寻找买家,慢慢地便加入了贩卖药品的圈子。通过卖药,他赚取了丰厚的“外快”。

  后来,有的买家陆续向张某介绍新客源,张某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还偶尔充当中间商,帮助买家购买其他管控类精神药品,从中赚取差价。其间,他卖出七氟烷144瓶、咪达唑仑15支,非法获利12万元。

  随着交易的增多,在收取资金时,张某也想尽了办法。起初,张某把微信收款码发给买家,买家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支付资金,但一位买家的“好心提醒”让他变更了收款方式。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他改用支付宝口令红包收取资金,并手把手指导买家操作。

  用别人的身份证寄药品

  买家来自全国各地,张某都是通过快递将药品寄到买家手中。为了防止快递员查验,张某在每次邮寄时都会把药品外包装上的标签纸撕掉,用气柱袋包裹七氟烷的瓶子,然后再用纸箱子包装好送到快递点。

  快递员在查验时会问瓶里装的液体是什么,因为药品的瓶子是棕色的,张某便谎称是“洗脚药水”,快递员因为缺乏专业知识,也无法进行验证。由于经常邮寄快递,张某和快递员逐渐熟悉起来,面对老顾客,快递员也放松了警惕。在邮寄快递时,张某用的都是他人的身份证。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由于三唑仑、咪达唑仑均系《精神药品品种目录》载明的二类精神药品,根据刑法规定,张某贩卖的药品属于毒品的范畴。七氟烷属于处方药物,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医院的七氟烷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2022年1月19日,山城区检察院以涉嫌走私、贩卖毒品罪和职务侵占罪对张某提起公诉。11月28日,法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2022年8月12日,该院检察官远赴山西,送达《检察建议书》并与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展开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张某任职医院反映出的备药制度设计不合理、医疗废弃液处置不规范、麻醉科医生交接班备存药品清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医院高度重视,立刻着手整改,通过修订备药管理制度、完善麻醉药品使用流程,杜绝药品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同时加强培训,压实各部门及人员责任,加强院级和科内监管,从源头上保证麻精药品进入医院后各个环节规范管理,杜绝麻精药品的丢失和外流。

  编辑:张歆玥